
阿膠,補血滋陰,潤燥,止血。用于血虛萎黃,眩暈心悸,心煩不眠,肺燥咳嗽。那么你知道阿膠怎么吃嗎?怎么吃才最有效果?下面一起來看看阿膠的吃法吧。
阿膠怎么吃 阿膠的吃法
1、阿膠雞蛋湯
做法:阿膠10克,雞蛋一只,阿膠加水一碗煮成蛋花,糖調熱服。
功效:滋陰養血,安胎。主治:陰血不足,胎動不安,煩躁不寧,虛癆咳嗽。
2、阿膠黃酒
做法:用阿膠250克,黃酒30毫升置鍋內,隔水加蓋蒸約2--3小時,待其全部溶化后取出即可。每日1--2次,每次服2匙。
功效:本方適用于一般血虛癥。
3、阿膠煉乳
做法:首將阿膠塊砸碎,取6-10克,放入碗中,加入開水至多半碗。阿膠是較難溶化的,必須用筷子反復攪拌直到溶化開為止,再加入煉乳(冰糖或紅糖也可)或蜂蜜。攪拌均勻即可服用。
功效:適用于缺鐵性、營養性貧血、失血過多、久病耗血、經多不調等癥。
4、氣血雙補粥
做法:阿膠20克、黃芪20克,和紅糖、糯米熬粥。
功效:適用女性氣血虧虛,癥狀表現為氣色不佳,氣短不愛說話,疲倦乏力,容易出汗。
5、阿膠牛肉湯
做法:阿膠15克,牛肉100克,米酒20毫升,生姜10克。將牛肉去筋切片,與生姜、米酒一起放入砂鍋,加水適量,用文火煮30分鐘,加入阿膠及調料,溶解即可。每日1劑,吃肉喝湯。
功效:適用于精神疲乏、頭昏眼花、心悸少寐、面色萎黃者,對女性月經不調、經期延后、或胎動不安者。
6、阿膠紅茶
做法:阿膠6克,紅茶3克。沸水沖泡,待阿膠溶化,趁溫飲之。
功效:具有補虛滋陰,振奮精神之功效,適用于血虛頭暈,面色萎黃,血虛體質者。
7、阿膠粥
做法:取大米或小米100g,阿膠砸碎后的小塊15g,冰糖50g做成粥,阿膠在加入前先用開水溶化后加入粥內攪勻,開一滾即可。不要將阿膠碎加入粥內易糊鍋底。
功效:經常食用補血益腎,強身健體,延年益壽。
8、阿膠魚
做法:生魚一條,阿膠30-50克,砸碎,用微波爐先熬化阿膠,根據個人口味,可加入別的佐料。燉魚時加入阿膠溶液做熟即可。
功效:健體益智,適于身體虛弱,渾身酸軟無力者。
9、阿膠排骨
做法:阿膠30-50克,砸碎,可供2-3人食用排骨量,常法燉熟即可。
功效:滋陰補血,增強體質,提高抗病力,適于年老體弱,產后血虛。
吃阿膠的禁忌1、有些人在服用阿膠之后,會出現火氣亢盛的表現,如鼻腔、口唇等部位出現許多熱瘡,或眼睛干澀、發紅、眼眵增多,甚至出現喉嚨干痛及大便秘結或大便帶血等癥狀。產生上述癥狀的原因是服用了新鮮的阿膠所致?,F存制作工藝的局限性,新制成的阿膠總帶有一些火毒,因而進服新鮮阿膠會使人產生火氣亢盛及各種中毒癥狀。從中醫理論來看,剛制成的阿膠即新阿膠不宜服用,須將其置于陰干處放置三年以上,直至火毒自行消盡后,方可服用。
2、阿膠性滋膩,容易引起消化不良的癥狀。脾胃為后天之本,如果脾胃功能受阻,再好的藥物人體也無法消受。因此,服用阿膠,尤其是脾胃功能不足者,最好配以調理脾胃的藥,這樣能促進阿膠的消化吸收,效果自然倍增。
3、祖國醫學認為,血虛的同時常伴有氣虛的癥候,主要表現為面色淡白無華、氣短、少氣懶言、疲倦乏力,容易出汗等。中醫認為,氣和血能相互滋生,即氣能生血,血能養氣,因此,補血的同時補氣,才能事半功倍,可與黃芪、黨參等補氣藥同用。
患有感冒、咳嗽、腹瀉等病或月經來潮時,應停服阿膠,待病愈或經停后再繼續服用。另外,按傳統習慣,服用阿膠期間還須忌口,如生冷食物、蘿卜、濃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