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世紀50—60年代,國產海軍題材影片有《怒海輕騎》、《赤峰號》、《向海洋》、《海鷹》、《十級浪》、《無名島》、《水手長的故事》等。影片中我海軍主要兵器為魚雷艇、炮艇、護衛艦等,海戰基本是以小打大、以弱打強,這是人民海軍初創時期的真實寫照,反映了海軍艱難的成長歷程
《怒海輕騎》是新中國第一部海軍題材的電影,1955年上映。影片中出現的主要軍艦為國產甲型炮艇。由長春電影制片廠拍攝。海軍身著上白下藍的50式服裝,展示了共和國第一代海軍官兵形象。
《赤峰號》由八一電影制片廠拍攝,1959年上映。海軍佩戴八一軍徽加鐵錨帽徽和“中國人民解放軍”布質胸章,著50式軍服。
50式水兵帽佩戴和陸軍一樣的八一五角星帽徽,帽墻上有“中國人民海軍”字樣,水兵服披肩上是三道白杠,胸前佩戴“中國人民解放軍”胸章。
《向海洋》由上海電影制片廠拍攝。1959年上映。
穿水兵服的海軍女戰士,不太容易見到。
《海鷹》由八一電影制片廠拍攝。1959年上映。
1955年為配合實行軍銜制裝備的55式軍服。
五星紅旗、大海、藍天、白云、?;晟?、五個硬漢,畫面感人至深!?;晟辣磺嗌倌晗矏壑两?。
《無名島》北京電影制片廠拍攝。1959年上映。
從1955年55式軍服起,水兵帽上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字樣,而不是50式水兵帽的“中國人民海軍”。海軍50式水兵服式三道白杠,55式以后是四道白杠。
《十級浪》長春電影制片廠拍攝。1960年上映。
海軍1955年軍銜制尉官設4級:大尉、上尉、中尉、少尉。大尉一般授予正營和副營級軍官。
《水手長的故事》上海電影制片廠拍攝。1963年上映。
1958年起對55式軍服作了一些修改,主要是軍官平時佩戴軍銜領章,肩章只在重要場合佩戴;士兵取消船型帽,改戴解放帽;軍官大檐帽在重要場合與肩章配套戴用,平時也改戴解放帽。這些改革統稱為58式軍服。
海軍與陸空軍不同,海軍軍官不戴肩章時也不戴解放帽,而是戴大檐帽。
70年代到90年代,國產海軍題材故事片有《第二個春天》、《南海風云》、《青春》、《風云島》、《好事多磨》、《藍鯨緊急出動》、《敬禮,我的教官》、《海之魂》等。內容比較廣泛,既有反擊入侵者的戰斗片,也有反映科研工作和愛情的生活片。
《第二個春天》上海電影制片廠拍攝。1975年上映。
《南海風云》八一電影制片廠拍攝。1976年上映。
74式水兵服,紅領章改為方形小肩章。
海軍軍官身著白色海軍服,佩戴紅五星帽徽,紅領章。
《青春》上海電影制片廠拍攝。1977年上映。
《好事多磨》上海電影制片廠拍攝。1980年上映。
當年分不清海軍服裝和人民警察服裝,因為都是上白下藍或全藍,而都是紅領章,只是帽徽不一樣。海軍女軍人的無檐帽不管是夏季還是冬季都是藍色的,與警察不同。
《藍鯨緊急出動》長春電影制片廠拍攝。1985年上映。
《敬禮,我的教官》北京青年電影制片廠拍攝。1987年上映。穿著85式軍服,恢復傳統的海軍黑色領章。85式軍服裝備時間很短,只有三年多。這可能是唯一一部穿85式軍服的海軍題材故事片。
《海之魂》上海電影制片廠拍攝。1998年上映。
《海之魂》后半部則是穿著87式海軍服裝。
近來熱映的《戰狼2》、《紅海行動》等片,反映了新時代我國海軍全面提升了多樣化軍事任務能力,在執行護航、搜救、撤僑等緊急任務中,義無反顧,不辱使命,樹立了有作為、敢擔當的大國海軍形象。
《戰狼2》北京登峰國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拍攝。2017年上映。
07式海軍短袖夏常服
《紅海行動》博納影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人民解放軍海政電視藝術中心等出品。2018年上映。
人民海軍從弱到強,一路步履鏗鏘,逐夢深藍,向海圖強,為建設世界一流海軍努力邁進!
2020年4月27日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