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體時代(不負韶華爭做融媒體時代的好記者)
2022-07-20 14:32:29來源:滄州網
視頻做短,短中求精,做“一句話新聞”,例如:做的比較成功的抖音央視新聞,一句話說清一件事。五、馬上要到5G時代,我們應該立足現在的實際,提前考慮我們應該怎么做?要有前瞻性
六、永遠不要脫離實際,內容為王,做真正老百姓關注的新聞,處理好廣告客戶與受眾的權衡。
第五組綜合發言如下:
在融媒體這個不可逆的大背景大環境下,如何做一名好記者?
首先,要提高自身政治素養。任何時候都要具備高度的政治敏銳性和政治警覺性,有過硬的政治品格。
其次,解放思想,創新手段。要有互聯網思維和市場思維、包括用戶思維,突破傳統瓶頸,下決心在生產方式上進行變革。
再次,要充分發揮技術部門的優勢。融媒體與硬件技術支撐是分不開的,是一場技術與力量的變革,我們應該時刻跟進和學習了解一下跟融媒體應運而生出來的一些高科技,比如VR,AR,全景攝像機無人機等等這些知識,增強我們利用軟硬件技術的能力。
最后,要有較強創作能力。不管是文字、視頻還是網站、公眾號,任何創作都要堅持“守正傳播,內容為王”。我們作為新時代的記者,要堅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改革創新奮發有為,打贏傳統媒體轉型發展的這場攻堅戰。
第六組綜合發言如下:
1.準確理解“時”就是時機、節奏。時效決定成敗,速度贏得先機。要力爭第一時間發布新聞信息、第一時間到達新聞現場、第一時間報道權威表態,確保首發定調、先聲奪人、贏得主動。同時,也要注意防止脫離具體情況,片面地強調“搶新聞”。報不報、何時報、如何報?
2.辯證把握“度” 就是力度、分寸。哪些新聞要突出報道、哪些內容要淡化處理,都要著眼大局,審慎考慮,掌握火候,講究策略,既不能把小事說大,也不能把大事說小。要拿捏好尺度,內容表達平實客觀,防止夸大渲染、用力過猛。要掌控好力度,該造勢時造勢,該突出的突出,該淡化的淡化,因事制宜、因時制宜。要調節好密度,掌握好介入點,在報道的數量、持續的時間上把握節奏,張弛有度。
3.重在把握“效”就是效果,實效。要從黨和國家工作全局高度把握傳播效果,做到主觀動機和客觀效果相統一,而不能為“搶時效”“蹭熱點”而忽略效果,為“博眼球”“掙流量”而放棄效果。效果好的標準,就是“群眾口碑好,社會共識?強?!?/h3>指導:趙 敏
編輯:王佳妮潘晨虹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