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豹隊員12人相約白巖山、三疊巖到騎馬嶺(邊)爬柱(1上4下)。
這是我在白巖山的首次爬柱。
之前參加臨海蒼山戶外俱樂部和驢天下戶外俱樂部徒步爬山來過兩次,白巖山周邊徒步線路眾多,每次爬山線路也不一樣。就說騎馬嶺吧,爬山和爬柱至今我都還未參加過呢。
車子穿過白巖山牌門,一路行駛到山下寺廟。整理收拾好裝備,大家拾階而上。
白巖山位于臨海杜橋鎮北郊塘里洋村境內,海拔高度大約450米,主峰是一塊巨石,孤絕秀異,在陽光照射下呈灰白色,故名白巖山。
白巖山位于臨海杜橋跟桃渚交界處,它保存著億萬年前的火山溶巖爆發后留下的地質風貌,主峰是一塊巨石孤絕秀異,在陽光照射下呈灰白色,故名白巖山,主峰海拔508米,一般山峰海拔在200-300米之間,群山中有狀火山巖、斷裂構造和垂直柱狀節理形成的獨特熔巖臺地、峰叢、石林等引人入勝的景觀,素有“勝雁蕩”之稱。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拾階穿林,終于鉆出了灌木叢,重見艷陽天,入眼峻山奇石。
第一個6、70度的陡坡,光禿禿的,沒有任何植被。我等幾人手腳并用,倒也沒怎么吃力就上去了。
一些情懷,無需刻意,自然便是綻放。
爬上這個坡,激情巖降就開始了。第一降,先行爬上來的先鋒千足開始布繩,這個降點不高,好幾個男隊員直接徒手而下。
站在第二個降點往前看,就可以看見此行最驚險刺激的騎馬嶺了。
此時正在下降的是千足和春天,他們身后不遠處就是三疊巖和騎馬嶺。
遠遠望去,騎馬嶺的險駿真是讓人倒吸一口冷氣。
騎馬嶺不在今日攀爬計劃內,我們準備從它邊緣的山峰上下降。
大家在準備第二降
第二降需要把牛尾掛在保護繩上后,手抓住繩索,此處沒有踩腳點,只能讓兩只腳掌支撐在巖壁上站穩后小心翼翼的一步一步往下。
騎馬嶺,三疊巖近在咫尺。
不多時便來到了三疊巖前,三疊巖就是一處升降點。此處上升只有10米左右,反面下降卻是近百米。
巖壁上的舞者,先鋒千足。
春天
在戶外,一些美麗,無需用任何語言,一個微笑便是最好的詮釋。
不攀爬,你就永遠不知道一攬眾山小盡收眼底的喜悅!
不挑戰,你就永遠不知道歷盡艱辛戰勝自我過后的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