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十數加減整十數(【課堂實錄】整十數加減整十數)
2022-07-25 09:32:34來源:滄州網

分析:整十數的加減法,是本單元計算教學的起始,同時也是進一步學習100以內加減法的基礎。
學生狀況分析:學生對100以內數的讀法、寫法和數的組成以及20以內加減法的計算掌握較好。根據我課前的了解,大部分學生已經會計算整十數的加減法,對于看圖發現數學信息和提出數學問題,部分學生已有了一定的基礎,但數學語言表達的準確性仍存在很多問題,這些都是本節課學生學習的前提條件。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經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
2、探索并掌握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計算方法;
3、認識加減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教學過程:
第一板塊:通過分類引出課題
老師這里有6個算式,請同學們把它按一定的標準分成兩類
A:一位數的算式是一類,兩位數的算式分為一類;
請同學再仔細看下,這些兩位數還有什么特點?
B:個位都是"0"
我們把個位都是"0"的數叫?(在百數表中學過)
C:整十數
今天我們就跟老師一起來學習整十數加減整十數
(出示課題)
今天,我們的好朋友小白兔過生日,它請小動物們和它一起慶祝。小動物們已經早早地來到了草地上,瞧,小兔為大家準備了什么好吃的?(出示課件)
第二板塊:探索新知
1.(1)觀察這幅圖,你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
?請你數數小兔先拿出 了多少個果子,又拿出了多少個果子,你是怎么知道的?
(10個10個數的,先拿出30個果子,又拿出20個果子。)
?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一個數學問題嗎?
(一共有多少個果子?)
(2)誰能解決這個數學問題?
(30+20=50,你能說說你為什么這樣列算式嗎?求一共有多少,表示把兩部分合在一起,所以用加法。)
(設計意圖:在具體情境中,經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
?30+20你是怎樣計算的呢?
A.可以用手中的小棒擺一擺。
(1捆小棒是10根,擺30+20,就是先擺2捆小棒,再擺3捆小棒,合起來就是5捆小棒,5捆小棒就是5個十,5個十就是50。所以30+20=50。)
B.用計數器撥一撥30+20。
(在計數器的十位上先撥3個珠子,表示30,再撥2個珠子,表示20,合起來是5個珠子,表示50。即30+20=50。)
C.30和20都是整十數,30是3個十,20是2個十, 3個十和2個十合起來是5個十,所以30+20=50。
D.數數的方法,十個十個往后數。
E.3+2=5 ,30+20=50。
(設計意圖:探索并掌握整十數加整十數的計算方法。)
(設計意圖:探索并掌握整十數加整十數的計算方法。)
(3)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名字,這個加法算式中每個部分也想有自己的名字,你們能給它們起個名字嗎?引導說出:
(在加法算式中,加號前面和后面的數都叫做加數,等號后面的數叫做和。)
(設計意圖:認識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4)30+20你們會算了,那我換換數,你們還會算嗎?做練習單第一題。
2.(1)我們接著來看看,小兔子的生日party上,又發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呢?請認真觀察,從這幅圖上你知道了哪些數學信息?
(小兔一共拿來了50個果子,小刺猬扎走了10個。)
?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呢?
(還剩多少個果子?)
(2)誰能解決這個數學問題?
(50-10=40,你能說說你為什么這樣列算式嗎?從總數里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部分,用減法來計算。)
(設計意圖:在具體情境中,經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
?你能用剛剛我們學習的方法計算50-10嗎?
(3)我們來一起看看減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是怎樣的?引導:在減法算式中,減號前面的數叫做被減數,減號后面的數叫做減數,等號后面的得數叫做差。(設計意圖:認識減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4)50-10你們會算了,那我換換數,你們還會算嗎?做練習單第二題。
我們今天學習的整十數的加減。你們都會了嗎?下面我們來考考大家,你們愿意接受挑戰嗎?
第三板塊:挑戰練習。
(設計意圖:挑戰練習部分的安排,從易到難,讓孩子掌握并鞏固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計算方法,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培養孩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四板塊:趣味數學
第五板塊:作業
這是誰?他們在干什么?你能編一個數學故事,讓大家來解決里面的數學問題嗎?這就是今天留給大家的作業。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簽:整十數加減整十數,【課堂實錄】整十數加減整十數